金华

首页>地方频道>金华>社会

“金华元素”亮相全国两会

   本报讯(记者潘逸 方玲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分别于3月3日、3月5日在北京召开。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也手持精心准备的议案、提案和建议,在两会上积极参与讨论、建言献策,履行职能。他们都发出了怎样的“金华声音”?

  农业品牌的打造已刻不容缓

  “作为来自农村的基层代表,关注现代农业发展、新农村建设和农民收入,是我的职责所在。”全国人大代表、武义县柳城畲族镇青坑村村委会主任俞学文说。

  自2008、2013年连续两届当选全国人大代表以来,俞学文先后就农业融资、加强农民培训教育、加大农业龙头企业政策和资金扶持、推进农业科技现代化等,提交了多份关于“三农”问题的议案建议。

  今年,他对“三农”问题的关注,也有了一些新变化。“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为主题,我认为农业品牌的打造已刻不容缓。”俞学文说,自创业以来,他先后在北京、浙江等地创办了多家公司,打响了“更香”这一茶叶品牌,并自主设计研发了11项国家专利。

  “目前,农产品品质结构难以适应消费需求的问题十分突出,只有打造品牌农业,才能实现农业质量和效益的提升、农民收入的持续提高。”多年前,俞学文曾带领山区农民种植茶叶,通过确立“市场+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直接带动10余万山区农民共同致富。

  推广农村垃圾分类“金华经验”

  记者获悉,金华老乡、一直在省林业系统工作的全国政协委员吴鸿准备了一份关于在全国推广农村垃圾分类的“金华经验”的建议。

  吴鸿介绍,从2014年始,金华推行农村垃圾分类处理,成功摸索出一套农民可接受、财力可承受、面上可推广、长期可持续的农村垃圾分类的“金华经验”,切实破解了“垃圾围城”困局。

  吴鸿认为,始终坚持“户分———村收———镇处理”处理路径是破解垃圾围城难题的重要途径。从我市的做法来看,在源头上,农户会在家进行“会烂”和“不会烂”的初次分类;然后,保洁员上门收集进行二次分类;最终,垃圾被集中堆放进行发酵处理,做成肥料,回归农田。在当地,这项工作由农办牵头,已经构建了县、镇(乡)、村、户一体化管理体系。

  2016年12月,住建部下发了《关于推广金华市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经验的通知》。这次全国两会上,吴鸿建议,进一步加大“金华经验”在全国推广力度;进一步完善垃圾处置体系建设,制定分类垃圾处置政策,制定垃圾分类细化标准;进一步推动市场化进程发展,引导社会各方参与垃圾分类收集、回收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全过程;进一步推进全民参与,做好普及宣传。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8263
收藏
分享